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尔湾八年 - 秋 - 秋的博客

 

坐在从东部回加州的飞机上,从舷窗向下望去,大片绿色渐渐退去,景色已逐渐变成干旱的沙漠景象,间或点缀一些绿树和房屋。看着这景色,感到一阵安心,心头漫起一阵熟悉亲切的情绪----南加州到了,就快到家了。

 

时间过得真快,没想到自己已经在尔湾这个小城生活了8年。想当初刚来时,这里的华人还没有那么多,两个孩子都在上语言班,除了小儿子班上的几个新移民华人家长,最初半年,我几乎没有认识几位华人。那时还没有微信,不像现在这样,只要你认识了一个人,进了一个群,就能一连串认识很多很多人,知道很多各种各校的信息。

 

那时候的Jeffrey 路、Sand Canyon路的两边还有大片的农田。可能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平时,那些不大的商业中心的停车场经常空荡荡的。今天的Jeffrey 路、Sand Canyon路两旁已经盖上了密集的独栋住房或公寓,还有新修的医院、办公建筑,到了中午,那些商业中心不少地方车满为患,如果是到了周末,有时候转半天都找不到停车位。

 

多元文化在尔湾表现的十分明显。现在的购物中心越来越热闹,各种不同风味的餐馆越来越多,在这里长大的孩子,可以从小去习惯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饮食,韩国烤肉和泡菜,越南春卷和米粉,日本寿司,墨西哥卷饼,印度咖啡,伊朗鸡肉串和酸奶,批萨,汉堡……尔湾的多数学校都有自己的多元文化节,尔湾市每年举办“地球村”活动。多元化和谐共存让尔湾更具魅力。希望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能拥有更开放的心态和胸怀。

尔湾八年 - 秋 - 秋的博客
 
 

尔湾正在成为南加州华人新移民集中的一个城市。新建的商品房小区中有些户型除了美国家庭普遍的开方式厨房外,还专门设计了适合华人需要的中式厨房,样板间的厨房里摆着镇江香醋、老干妈辣酱。华人新移民涌入的另一个好处是中餐馆多了。8年前的尔湾没有几家中餐馆,有的虽是中餐馆的招牌,但提供的是美式改良版的中餐,今天,尔湾已经有了相当多地道的中餐馆----川菜、粤菜、上海菜、山东菜,最近还开了新疆风味餐馆。这种变化对华人来说确实方便了不少。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种变化。我认识的人当中也有一些搬走的,这些人包括华裔,也包括其他族裔。除了工作原因,还有就是房价因素、学校竞争压力太大。有的华裔朋友说,在尔湾生活,好像并没有真地在美国生活,同族裔的人太多了,孩子很自然地和同族裔的朋友在一起,担心等他们长大后到其它地方工作生活会有不适应。

 

住久了,不知不觉间就认识了尔湾的大街小巷。有几次开车在路口等绿灯时,隔壁车的人摇下车窗问路,我居然不打磕巴地告诉对方应该怎么走。可能就是从那一刻起,我真地意识到自己对尔湾已经熟悉起来。问路的人中有亚裔,也有白人、西裔、中东人。在尔湾,各种不同肤色的人都可能是久居此处的本地人。

 

小城尔湾还多少保留着小城的人情味。

 

细雨天气,送儿子上学回来的路上,我在社区公园路边的邮筒停下车,准备寄一封信。刚停下来,边上一位穿着风雨衣散步的白人老太太慈祥地问我是不是要寄信,见我点头称是,对我说,我帮你放到邮筒吧,下雨呢,你就别下车了。

 

儿子到一所位于居民区中的小学的文化节上做义工,我去接他时,学校周围的路边停满了车,实在没地方停,正好看到一户人家的车库大门跟前放了个施工用的塑料三角标志,想着也许这家正好在修车库?那我暂时把车在他家的车道上停一下吧,一面打电话让儿子来找我。正拔电话,房门一开,出来了一位印度裔的老先生。我赶紧解释儿子很快就出来,老先生和善地对我说,我就是想告诉你,你可以在这里停车,时间长也没关系。我知道今天不好停车,放那个标志就是表示我今天车库大门不打开的。听了老先生的话,我心里一阵温暖。小区小学的文化节也是小区的节日,这些热心的邻居在为自己的小学提供便利。

 

到附近的Albertsons超市去买东西,下午两点多钟,款台那里售货员比顾客多。一个工人打扮的墨西哥裔男士抱了一大盆非常漂亮的红玫瑰盆栽来付款,白人女收款员大声说:“哇!你这花真漂亮!是你太太生日还是你们结婚纪念日?你太太真幸福!我真羡慕啊!”她这么一嚷嚷,边上几个没事的售货员也围过来,又开始出主意:“你得准备烛光晚餐!”“你要开瓶好酒!”几个女人七嘴八舌地打趣,墨西哥裔男人"嘿嘿地笑着,黝黑的脸有点泛红。我没有在美国的大城市生活过,在我的想象中,陌生人间这种直爽友好又放松的交流可能是小城才能有的。

 

尔湾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不知这种小城特有的人情味还能保留多久。

 
 
 
话题:



0

推荐

许秋红

许秋红

136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旅美华人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