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前年父亲在北京因癌症住院手术,我和弟弟都从美国回到中国。那些天,我们每天都会去医院探视。医院在北京城南,我家则在北五环外。为了方便,弟弟住在医院附近的一家酒店,每天他会比我早到医院,先办好手续,等我到了,再一起去病房。他告诉我,在进出住院部的大门口,几乎每天都时常发生这样的一幕: 根据医院的规定,前来探视的家属需要先到住院楼外面的另外一个窗口用身份证去办理探视卡,然后再到这个入口交卡进门。结果,有的家属说没有带身份证,无法办探视卡,或者怕再排一次长队,因此希望能不办卡就进门,交涉无果就在这里吵起来;有的不知道在哪里办探视卡,问守门的职工,守门人这一天下来不知要回答多少同样的问题,也烦了,简单回答一句“出门办!”让人不得要领,这常又引发一场口水战。

我有时因堵车晚到,我弟等我时就不免在此目睹一次次争吵,于是做起了义工,帮忙回答到哪里办探视卡,或者干脆带他们去那个窗口。后来守门的几个职工见到我弟,都会满面笑容说声“来啦?”也不要我们办卡,直接对我们说“进去吧!”理解他们的友好态度之余,我弟很不理解他们为什么不把探视要求打印出来,配个图示贴在墙上,问那几个职工,他们说:“根本没人管!”“不让随便贴东西!”我弟几乎想帮他们写一张,让他们去和主管的人沟通,但每天忙着陪父亲做各种检查、找医生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买父亲住院时需要的各种零碎用品,帮忙打印图示的事终于没有去做。

 

想聊的另外一件事是适时地为他人做介绍。女友凤莹90年代就出国了,这些年来来往往于两地之间,有在中美两地多年生活的经验。有一次聊天中她说,我有一个感受,就是如果你和一个美国人在一起时碰巧遇到了他的朋友,美国人通常比较注意为你和他做介绍,有意识地把你纳入到朋友们的聊天中。但在中国则有过不少这样的经历:和认识的人一起走路或是吃饭,遇到朋友认识的人,她们可能会兴高采烈地谈上一阵子,但完全忽略了还有另一个人的存在,让她在一边不尴不尬地站着。经她这么一说,我们几个人都很有同感。确实,我和美国朋友一起到学校做义工,或者陪孩子上网球课,如果遇到她们的朋友而恰巧我不认识时,她们通常会很自然地为我们介绍各自的名字,孩子在哪里上学,来自中国还是南美,有什么爱好,喜欢美术还是旅行,或是擅长烹调、打扮房间,有意识地为彼此找到些共同的话题,让我不至觉得被冷落。凤莹说,感觉美国人从小似乎受过这方面的社交教育,哪怕是孩子也会注意为初次相识的人做介绍。

 

相信很多人都读过这篇新闻:“今天我第一次以做中国人为耻辱!”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酒店,一场论坛正在这里进行。两位重要嘉宾先后发表演讲,但他们的讲话声未能盖过会场的嘈杂人声。他们在上两位演讲嘉宾发言时,或交头接耳,或互换名片。第三位上台的香港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出人意料地,他开始斥责台下坐着的几百位嘉宾。陈启宗斥责他们对演讲人极度不尊重,“中国人既不要在国际场合,也不要在关起门来的自己的地方丢脸。”

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对这一报道印象深刻,而且也可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台上的人在发言,台下在交头结耳;台上刚说“演出到此结束”,演员们一起向观众鞠躬致意,台下已经开始乱烘烘地退场,全然不顾台上辛苦演出的演员。小到平时的一些聚会,因为有时候大家互不熟悉,所以召集者一般会让大伙儿做自我介绍,这时,也经常会有类似情况发生。每到这时,我就会满心的不舒服。

我也参加过一些美国朋友们举办的聚会,感觉老美这方面通常做得比较好,一个人做自我介绍,其他人基本都会认真倾听,插话的人也是和介绍的人互动,会提些问题,做些点评,让介绍更有趣,气氛更亲切。和小儿子聊到这个话题,他说,他们从小在学校,老师会一直提醒大家在课堂讨论上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如果有谁不注意听,或是随便打断,老师就会说,如果换成是你在讲话,别人这样对待你,你心里会是什么感觉?让大家学会互相尊重。小儿子在中国上过二年级,他说在国内学校上课时总是老师在讲课,当然也会有同学发言回答问题,如果有人不好好听讲老师也会训斥,但那时候安静下来好象更多是因为对权威的尊重,而不是基于对同龄人的尊重。

        这几年在做主妇之余,有时我会写些小文发在自己的博客上,其中不免会涉及到中国美国文化对比,结果说美国好时曾有网友留言说我洋奴、只看到美国好,说美国一些问题时又有人说我是Loser, 不要赖在美国,应该赶快回中国。结果我写这篇时很是有些犹豫,不过还是作为主妇日记写下来了。想说明一点,我写的是我曾遇到的普遍情况,当然会例外,记下来的只是让我印象深、让我去反思的一些问题。

 
 
 
 
话题:



0

推荐

许秋红

许秋红

136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旅美华人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