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以前的一篇博客中说过,儿子经常会给我讲他们在学校学习的内容,特别是英语课的内容。他们在9年级英语课阅读的主题是“成长”。升入10年级后,他们阅读的主题是“人与群体”。在这些作品中,主人公都会遇到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矛盾,遇到自身利益与社区、社会利益的矛盾。 10年级的英语课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小说和文学作品,让学生思考 “自我”在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群体、社会对个体的影响,以及个体对群体、社会的影响。
这学期他们读的第一本书是Persepolis ,中文名字是《茉莉人生》。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位伊朗少女,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原教旨主义者掌握了大权,推行保守的社会政策,严格控制西方文化传播,女性被迫戴上头巾,宗教警察在街头监视着人们的一言一行,饮酒及各种伊斯兰教法不允许的娱乐都被禁止。随着局势继续恶化,少女的双亲把她送到欧洲。但在欧洲,西方的自由主义生活方式也让她感到不适应。她说:在我们家乡的聚会上,人们唱歌跳舞,在这里,在街上男女青年搂抱接吻,聚会上人们酗酒抽大麻。这些颓废事物让她迷茫,她开始怀念家乡和双亲,选择回到家乡。但回去之后,她又遇到新的问题,面对宗教对妇女生活越发严苛的限制,她显得格格不入…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应该在这个充满专制的国度继续生活下去。她意识到,尽管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伊朗人,却无法在这个国家生活,于是她做出了痛苦的决定,再次离开家乡前往法国,去追求一个乐观光明的未来。
本单元学习结束时,老师对孩子们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变得更有勇气,精神上更强大。我们要成为能战胜偏见、对我们的国家、对人类社会有贡献的人。 本单元的作业是让学生根据书中内容写一篇文章,探讨并分析个人与其所处的社会有价值观产生矛盾时可以如何解决。
阅读这本书让儿子思考最多的是自由和约束的关系,作为社会中的人,人们需要什么样的自由,这个平衡点在哪里。而他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儿子在作文中写道,女主人公因为受到了较高的教育,才拥有了追求更多自由的能力,才能在回到伊朗后,与其他伊朗妇女相比,在家庭中拥有较高的地位,并在她感到不适应伊朗社会时, 有能力再次到欧洲去追求自己的自由。
他们的第二个单元阅读的是短篇小说和诗歌。这一章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短篇《Those who walk away from Omelas》(《离开欧米拉城的人》,不过我更想把名字译成《囚室中的男孩》,因为这个情节给我的印象太深了。一个完美的城市,人人有礼貌有教养,所有的家庭都是那么的美满富足。但这个城市却有着一个秘密。在城市的角落有一间囚室,那里关着一个小男孩。他面色萎黄,食不裹腹,那小小的囚室阴暗潮湿,终日不见阳光。原来这个美好城市的存在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要有这么个小男孩被永远关在这间囚室中。这个城市存在了多久,这个男孩就被关了多久。 城里的所有孩子长到一定的年龄,都会被带到这个囚室外去观看这个小男孩,而在此之前,他们完全想不到世界上还会有这样悲惨的场景。可以相像,孩子们看到这个景象后大受刺激,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幸福生活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一个无辜的同龄人永受折磨。此后,有的孩子因为无法接受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而离家出走,永远离开了这个城市,有的在痛苦之后感觉这是整个城市存在的基础,自己没有能力改变什么,终于选择接受事实,继续以往的生活。
这一故事学完之后,儿子和他的同学们也像那个城市的孩子们一样在心灵上受到触动,他们设身处地去考虑后,每个人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同学说他也会出走,离开这个让他厌恶的地方,有的说应该设法改变,解放这个孩子,有的则说会选择接受这个现实。其实儿子和他的朋友们都在思考:人虽然不应该为自己的利益而牺牲他人,那么为了群体的利益是否可以这样做呢?为群体而牺牲个体利益的边界在哪里?
10年级阅读书目中儿子最喜欢的一篇小说叫《namesake》,中文可以译成《名字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印度移民家庭来到美国,这个家庭中两代人对他们身份认识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的妈妈叫阿西玛,是在十几岁时刚刚结婚就移民美国的;她的儿子叫果戈理,是出生在美国的印度裔。
这一单元结束后,儿子作文的题目就是《身份认同》。在他的作文里,儿子写道:
“从来没有一本书能像《namesake》这样让我有共鸣。通过从书中阿西玛和果戈理的经历,我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
“阿希玛是个印度名字,意思是没有边界、没有阻隔。但阿希玛自己却觉得自己与祖国印度和居住国美国间都有着隔阂,与印度的种种联系让她即使在美国生活了20年,仍旧无法完全把美国当作自己的家。但是,回到印度,那里的人们又会认为她是从美国来的。最后她说:美国也是家。尽管有文化上的差异,她还是较好地适应了美国的生活习俗。”
“阿希玛的儿子果戈理同样有身份认同的困惑。因为他爸爸最喜欢的作家是俄国作家果戈理,所以给他起了这个名字。一个出生在美国的印度裔美国人,却有着一个俄国名字,这让他觉得很没有道理。”
“书中的果戈理像个美国孩子那样生活—参加各种聚会,偷偷吸烟,更喜欢美国的节日。他的父母让他上印度学校,过印度传统节日,这让他对父母非常不满,也对强加给他的印度文化不满。”
儿子写道:“与果戈理不同,我更认为我是个移民。这可能是因为果戈理是在美国出生,在他的幼年时期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个美国人,而我出生在中国,9岁才来美国,所以中国文化的影响对我来说是自然而然的,我不会感到父母把中国文化强加于我并产生不满。但是,因为我来美国时也只是个孩子,我可以理解果戈理把自己当作美国人的那种感觉。不过从我自己的感受而言,我更享受两文化带给我的影响,不会像果戈理那样感到困扰。《名字的故事》让我去思考,我是否会只把自己当作一个美国人或是一个中国人。无论如何,到今天为止,我有大约一半的时间生活在中国,另一半时间生活在美国,两种文化对我的影响都是实实在在的,我也很高兴自己能同时接触到两种文化。”
此外他们还读了不少短篇,如:Balzac and the Little Chinese Seamstress(巴尔扎克 两个男孩在文革中的故事)、A Very Old Man with Enormous Wings (巨翼老人)、The Unknown Citizen(不知名的公民)、Taming of the Shrew (莎士比亚的《驯悍记》)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儿子喜欢社会科学。10年级这一年,我感到一方面是因为阅读这些书籍文章,另一方面是总统大选,这些十五、六岁的孩子们开始关心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社会制度的问题。儿子和他的一些同样喜欢社会科学的朋友们有一个skype群,在群里,他们会讨论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才能保证个体的自由、群体的利益、社会的公正、社会的秩序。这些思考和讨论也会让他们更多地去阅读,了解各种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所以在我和儿子的聊天中,也会听到他逐渐说起共和制、民主制、代议制、涓滴经济学这些词汇。虽然他们还不够成熟,但看到他们的对社会的关心,并真的让人很欣慰。
0
推荐